前天等了將近10小時的急診還看不到醫生的無力。 昨天我們一早就兩人輪流打電話到 Urgent care. 維多利亞市區附近有兩個地點,我們就兩個人各打一間。 之前的經驗是打很久都沒人接,不然就是接通後只回我們預約已滿, 請明天打。 對,只能電話預約當天看診,就是這麼的復古方式, 沒有任何其他辦法可以預約看診。 昨天我們早上準備8點30開始電話(診所8點半開) 電話接通後,當然就是聽語音按一堆, 然後就開始聽音樂,再來會報你是序號第幾位。 大約音樂聽個10分鐘會再更新等待號碼往前移幾位。 從原來的序號60幾位,(很擔心看不到) 聽了一小時的音樂之後(耳朵很累),終於移到前5位。 而大河終於訂到我家附近的 Urgent Care,預約了下午3點看診! 聽到這好消息,我真的想放鞭炮啊~ 要知道這個預約是多難拿到! 我之前挑戰好幾次都失敗。好不容易這次終於成功了。 到了下午3點,我們準時到了Urgent Care 診所。 本以為這麼難約,診所應該會很多病人。 但我們到了後,在我們之前只有一位婦人。 而在等待區只有我和大河,對,就我們兩位,沒有別人。 整個安靜的如果一根針掉下去, 可能也會聽得到聲音的那種安靜。 我們倆超傻眼! 這麼難預約的狀況下,還以為是病人多到忙不過來。 難不成是打電話預約的人都沒來?? 這也不太可能, 因為好不容易預約到怎麼可能不來。 ??整個是個謎??? 後來進了診間坐了一陣子, 年輕醫生登場了。就進行基本的血壓檢查, 還有一些身體病況的問診。 問完診後,醫生覺得應該是暫時性的身體狀況, 應該沒什麼太大的問題。 但為了以防萬一還是開單,要再去檢驗診所進行血液檢查。 然後也依大河狀況開了藥,如果病況再發生時可以服用。 基本上不是什麼需要太擔心的病況, 所以真的是鬆一口氣 我猜想很可能是大河最近工作壓力太大引起的身體狀況。 雖然大河不覺得是這樣。 總而言之,看完醫生總是覺得可以安心許多了。 也很謝謝大家的留言關心! 但回到問題根源,維多利亞的walk in […]
加拿大生活
好幾位朋友在FB上問我為什麼不去診所看醫生就好,要去急診等? 如果我能去診所的話我也想啊,但事實是,維多利亞市Victoria B.C. 就沒有診所可以去。 今天終於在 Urgernt Care 看到醫生了,可以安心了。就順便來跟大家說明一下目前我住的BC省就醫程序。 加拿大是走家醫制度,聽說每個省都不太一樣,我就以我自己住BC省為例。 家醫: 想看醫生打電話給家醫 –> 轉專科醫生 walk in Clinic診所我們一直沒有家醫,所以只能找診所walk in Clinic walk in clinic 醫生會判斷狀況,如果需要驗血、驗尿就會開單去檢驗診所做檢查。也會看狀況轉適合的專科醫生。 我們住溫哥華Vancouver時,一直都是去 walk in clinic,可以線上先預約,也可以現場等。 所以住溫哥華時,看醫生這件事大致還好,如果沒有什麼急症的話,是沒什麼問題。 但維多利亞Victoria 不是這麼一回事 -維多利亞的walk in clinic 診所在疫情期間全關門目前都改成家醫的診所,或直接關閉。 Urgent care就是狀況比較急一點,但不到急診的狀況,很難預約。 維多利亞市區附近urgent care只有3間,我們打好幾天電話,不是沒人接電話,就是電話接通了說預約已滿。 聽說每天開放名額很少,只能早上打電話試運氣。 線上看診大河身體不適好幾天,又約不到 Urgent care,就用了公司保險公司提供的線上看診醫生 預約好時間後,線上醫生打電話詢問狀況。但醫生說大河的狀況聽起來可能和心臟有關係,建議我們去急診做進一步檢查。 我們聽完也只能抱著緊張的心情去了急診。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昨天會去了急診的原因。 醫院急診程序 到了急診櫃台,會要看BC健保卡資訊,然後給個塑膠手環。 手環上就個資,方便醫療人員辨識病患。 坐了半小時,大河就先被叫去量血壓和心跳。 再坐了半小時,大河被叫去做抽血和心電圖檢查,這部份算快。 之後就被移到急診病患等待區,從這裡開始就無止盡的等待 有去墨西哥回來上吐下瀉又發燒的,有發燒感冒得Covid的,有腳受燒的(都年輕人),有小孩生病媽媽帶著來的。也有不少老人。還有手、腳受傷,血流不止的(看了會怕) […]
我們中午1點到醫院急診室,整整等了8小時,目前已經晚上9點,還沒有看到醫生 等待區域也還是一堆人⋯⋯ 維多利亞Victoria 沒有walk-in clinic(全部關閉),只能去醫院急診,無止盡的等待,真的身心疲憊 比較起來溫哥華Vancouver好很多,至少還有walk-in clinic 可以去。 所以我覺得如果是身強體壯的年輕人,維多利亞可以住,因為房租比溫哥華便宜一些,但是工作機會很少。 但是如果是中老年人,光是急診就等到心累了。 雖然無奈,但也只能繼續等下去,不知道幾點才能看到醫生啊⋯⋯ 等待的時候, 看到一個加拿大阿公鼻子血流不止, 他拿著一個盆子接,鼻子上夾了一個夾子。 我看他一直等了一個小時,才有護理人員來問他停止了沒。 如果狀況可以,就請他考慮回家去。 他也說不想等了。沒多久才有好心的護理人員帶他去止血。 看著他一直流血,我真的邊看邊痛。 也覺得很心疼,他這樣的狀況去了急診也無法看到醫生。 結果: 等了9小時40分鐘,決定放棄 回到家已晩上11點。 補充知識:加拿大是家醫制,但我們沒家庭醫生,所以早上已經找了可以電話看診的醫生。 電話看診的醫生說,依我們說的狀況,建議我們直接去急診,因為醫院才能做檢查,他幫不上忙 不然的話還真的不會想去急診
這次去 #多倫多 的印象感覺還不錯 因為市區街道比我想像中的乾淨!(有觀察到有專人在沿街打掃) 然後很奇妙的是在市中心沒有看到遊民!?(有可能是在不同區) 因為溫哥華的市中心遊民不少,治安也跟著變很差。 而多倫多的市區街道看似人多,但沒看到遊民,所以走在街上還算安心。 然後雖然多倫多的摩天大樓一堆,但市區的住宅區有的綠化也是做的不錯。 我們開車到尼加拉瀑布的路上我們有經過很不錯的住宅區, 感覺房子大,花園又美,應該是高級住宅區之類的。 我跟大河說住多倫多好像也不錯,但冬天就真的太冷了。 然後回台灣還真的遠了點。 這次是因為大河要到總公司開會,公司付擔他的機票錢和兩天的飯店錢, 所以我和搭給才跟著去(當然自付機票和飯店錢) 不然加拿大國內機票還比我們美國貴上太多, 所以如果要去旅行還真的不會想去多倫多 因為光機票錢就不便宜了。 總而言之, 這次的多倫多小旅行感覺很不錯 如果下次再有機會再去多倫多, 很想試試從多倫多搭火車 到Quebec, 尤其想秋天去!! 像韓劇「鬼怪」裡的Quebec 老城的秋楓顏色, 一定超美的,隨便拍都很好看! 以下是旅行中的隨手拍照片。
這次的多倫多的小旅行,我最喜歡的是搭船遊安大略湖Lake Ontario的行程 我們搭的是專為觀光客設計的遊湖行程。行程約為一個小時。 除了年輕帥氣的船長,還有很盡責的隨船導覽人員 一路解說某建築物的歷史,還有多倫多小島上的過去的故事。 整個非常有趣 在天氣很熱的夏天搭船遊湖真的很愜意, 因為可以輕鬆的欣賞沿岸美景,還可以享受涼風徐徐吹來 非常的舒服~ 但偏偏在這麼美的時候,就是有人煞風景。 坐在我們身後的某大叔遊客拿著手機 一直大聲講電話!而且講不停的 這位看似中東人的大叔戴著金邊墨鏡,戴著金項鍊, 衣服顏色很鮮豔。講著不是英文的語言, 巴拉巴拉拿著手機講不停, 一付大老闆在講幾百萬的生意一樣 整個人很理所當然的大聲講手機。 連導覽人員拿著麥克風 也不得不解說到一半就因為他停下來幾次🙂↕️ 大河後來受不了就轉頭跟他說, 我們其他人想聽導覽員說故事, 請你講電話小聲一點!(大河真的很敢) 這位沒公德心的大叔才悻悻然的降低音量, 然後繼續說了至少5分鐘的電話。 到底是有多愛講電話。所以花了錢來搭觀光船,還要電話說不停。 遊湖的照片拍的不多,因為都在享受風景😎 如果有去多倫多玩的朋友, 我很推搭船看看安大略湖和多倫多這個城市的湖邊風景 尤其如果有長輩或帶小孩,搭船這種行程輕鬆又不會累, 非常適合 最重要的是可以拍到堪比明信片的美景呢 影片版在這裡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r/V9REFb2giMSbMCuH/ 在Jake Layton Ferry Terminal 地點搭船
有朋友私訊問我想到溫哥華看楓葉什麼時候比較好? 我記得每年通常是9月底至10 月初開始,楓葉們開始慢慢變色, 楓葉全部變紅最集中的時候大約是在10月中吧。 我自己最喜歡去的拍楓葉照的地方是 靠近溫哥華市中心Yale town 捷運站附近的 David Lam Park。 交通超方便,不開車也可以到。 超有名的Stanley Park也有楓葉可以看。 如果有車的話,東溫的Trout lake 雖然不是紅楓葉, 但那邊是金黃色的葉子的樹種,拍起來超級美!! 其實很多住宅區也有不少的楓樹, 有時間散步都可以遇到不少,怎麼拍都很美。 大家如果有其他不錯的溫哥華賞楓地點,也歡迎分享! 想到溫哥華看楓葉的朋友還有時間安排行程哦~ 小提醒,溫哥華進入秋天就是雨季了, 一定要記得隨身帶雨傘 又或是穿有防水的外套。 照片是去年在溫哥華家附近拍的照片。
多倫多的大地標CN tower , 因為我之前已經去過,所以我本來沒有打算進去看, 但大河說要做個盡責的觀光客! 所以一定要上去CN tower 看一下才行。(是誰逼他了啊?) 也因此我們在大熱天的30度氣溫下,排隊排了40幾分鐘,終於入場。 上到CN tower,人真的好多啊~ 連要拍個照都不容易。360度繞了一圈, 我覺得面對Lake Ontario安大略湖的那一面風景最美! 另一面則是面向多倫多的摩天大樓們。 跟溫哥華比起來,多倫多的摩天大樓真的多又特別高!! 果然是國際級的大城市。 不過這CN塔真的不高,所以沒有到很驚豔的感覺。 沒想到大河居然還加價買了到塔頂的票。 塔頂就是從觀景台樓層再搭電梯往上幾層樓。 而塔頂的面積真的很小也很窄。 平常沒有懼高症的我,到了面積小的塔頂, 感到這層樓厚度很單薄,不由得害怕這塔頂不夠堅固, 待沒幾分鐘就想離開了。(很沒用的我) 這CN tower塔真的不高,內部面積不大, 遇到夏天旅遊旺季是真的會人擠人。 而硬體方面也因為年代有了,所以偏老舊, 也就無法和台北101相比。 身為觀光客還是可以去一次,但應該是去一次就不太會去第二次了。 #多倫多 #加拿大 #加拿大生活 #cntower #必去景點
Montreal 市區走走 我們到Montreal 的第二天,早餐以方便的麥當當解決。 飯店附近的麥當當看起來特別美, 可能是因為整個三層樓麥當當都是用大片透明玻璃,感覺特別有通透明亮感。 然後麥當當的店員英文、法文都OK呢 早餐之後就從走到鵝螺絲的領事館,先去看一下位置在哪裡, 隔天要去辦文件時也好預估時間,避免遲到。 鵝螺絲領事館的地點很妙。位Montreal downtown 的最邊邊, 倚靠在小山坡旁。從飯店出發, 一路上會經過很熱鬧的眾多餐廳區域。很多人都坐在餐廳外的露天座位用餐, 果然夏天還是戶外用餐最有feel 再來就經過很安靜的住宅區域。 公寓的建築風格和溫哥華非常不一樣,多了點歐式的風格, 會感覺自己不是在加拿大 然後就一直走到路盡頭靠近小山坡處,就看到了超低調的鵝螺絲領事館。 領事館一天只開早上兩小時,我們到的時候是中午, 所以領事館的大門是關著,超級安靜的。 不說這是領事館的話,會誤以為這只是棟有錢人的豪宅而已。 就是這樣的低調! FB:Jess加國楓什麼 https://www.facebook.com/2cjess IG :Jess in Canada https://www.instagram.com/2cjess/ 訂閱我的頻道看加拿大生活 :Jess 在加 http://bit.ly/31WpmDs
這是一個為了找bagel 走到腿軟的故事 在Montreal的第3天早上, 大河和搭給去鵝螺絲領事館辦文件 而我獲得了2個半小時的一個人的放風時間。 這寶貴的自由時間我決定要去找朋友推薦的bagel. 好朋友說Montreal的貝果和別的城市的不一樣,有來montreal 一定要試試看!! 好朋友還找了她妹妹(Montreal在地人) 幫我查了我飯店附近有哪間好吃的Bagel貝果店。(超級感謝的) 離開飯店前已查好地址和地圖方向的我。想說應該10分鐘內就可以找到。 結果, 事情不是 我想像的那麼簡單 我照著孤狗地圖上的標示位置找, 但標示的地點,實際上只看到滿滿的牆, 根本沒有任何店家啊?? 想說沒關係,我就這地點的前後左右都來走一圈, 總是會看的到Bagel 店吧。 就 真 的 完 完 全 全 沒。看。到。 我整個大傻眼了! 然後孤狗上標的地點其實是個超級大教堂 我想說該不會真的在教堂裡吧?? (這又是什麼奇妙的地點) 我站在這教堂門口看了看,不好意思走進去,因為人家是真真實實的大教堂, 沒有店家啦,更別說是貝果店。 可是我又真的很想吃到Montreal的貝果,所以我是不會就輕易放棄!!! 接著,我走進附近的火車站裡,然後在火車站的美食街繞了兩圈, 還是沒看到。接著,我又走進附近的捷運站裡。 結果也只有兩三個小店家,還是沒有貝果店。 !!!吼~ 到底是誰啦!! 在孤狗地圖上亂標美食的地點, 這個人是不知道當人找不到食物又很餓的時候,是會生氣的嗎!!! 我當下就真的是又累又餓,因為我已經整整走了一個多小時了啊, 還沒找到我要吃的貝果,中年婦女我已經餓到想要哭了啊~ 這樣餓下去也不是辦法, 所 以 我 決 定 […]
Old Montreal Canada 浪漫的蒙特婁舊城 來蒙特婁旅行如果沒來這個Old Montreal,那就真的是白來了! 在蒙特婁的第三天下午我們到Old Montreal走走。 我在還是青春少女時的20年前來過這裡,那時候的印象好深刻! 因為這裡是北美的小巴黎啊~而Old Montreal也真沒什麼變, 和我記憶中的一樣美呢 我們在最有名的Notre-Dame Basilica 聖母大教堂下UBER,然後慢慢在附近散步。 Notre-Dame Basilica 聖母大教堂 也就是席琳狄翁 Celin Dion舉行婚禮的大教堂。我在20年前有進去看過, 教堂內的彩色玻璃真的是超美的啊!! 我還買了教堂內部美景的明信片帶回台灣呢。 可惜我們這次去的那天正好是熱到30度的夏日 然後剛好是週末,門口排了一長串的觀光客,所以真的也只好放棄進去人擠人了。 不然教堂裡面真的超美的,我真的很推薦進去看看! 接下來就是在Old Montreal 散步漫遊, 假裝自己在小歐洲一樣呢。 我的FB和IG會有更多生活動態和照片哦。 FB:https://www.facebook.com/2cjess IG:https://www.instagram.com/2cj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