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長大的我,在30好幾了才結婚移民加拿大,在溫哥華住的這些年其實都很適應了。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看加拿大生活 👉Jess 在加 http://bit.ly/31WpmDs 😊這個文章和影片是要來分享一下在溫哥華生活的這幾年,覺得有哪些地方和台灣不一樣,需要適應的地方。 1️⃣ 金額數字算到小數點第2位:在台灣連1塊硬幣也很好用。但加拿大的錢是算到小數點第2位,算到1分。結帳時一堆硬幣等你算,很麻煩。所以住久了就會像外國人一樣,拿出卡來刷最省事! 2️⃣ 消費稅金和小費制: 溫哥華所在的BC省稅 Provincial sales tax 7%,GST goods and service tax 5% 貨物及服務稅。兩個稅加起來就是12%。 所以買東西結帳時要外加12%的稅金。但生鮮蔬果、奶蛋肉魚類為例外。在加拿大其他省份的稅率則不一樣。 💰台灣在餐廳吃飯不用給小費,但在北美餐廳結帳時一定要加上小費! 3️⃣ 大眾交通工具的費用: 公車、捷運起跳價是3塊加幣=台幣75塊,和台北公車、捷運費用比起來算貴。但溫哥華可以於90分鐘內於同一個區內免費轉搭其他大眾運輸(如公車轉捷運Skytrain) 4️⃣ 木造住宅:木造房子噪音的問題很明顯,如果是住木造公寓真的擋不住鄰居的噪音。但木造的房子,建造快速,裝修工程容易,造型也很漂亮。 5️⃣公廁門縫很大:雖然大家常說外國人注重隱私,但溫哥華公園公廁的門縫大到手指頭可以伸出去。然後門板也不長,可以看到上廁所的人的腳。好處是,通風好,不用敲門就可以知道有沒有人在廁所裡。 6️⃣ 日光節約時間 ☀️Daylight Saving : 一年調兩次時間,春天、秋天各調一次。 春天: 3月第2個星期日凌晨2點,調快一小時 秋天: 11月的第1個星期日凌晨2點。 7️⃣ 四季分明: 春夏秋冬的氣候變化非常明顯,風景會依季節而有所不同。 春天就是滿滿的🌸櫻花,夏天就藍天白雲,天天好天氣。 秋天就是滿滿的紅色、橘色、黃色楓葉🍁美的很~冬天就是下不完的雨,偶爾來個浪漫的白雪點綴一下冬天。 8️⃣健保制度:剛搬來的前幾年我付的加拿大健保原來是一個月付$75加幣,今年已調到0元,變成免費的健保。 加拿大是家醫制度,所以需要經過家醫診斷才能轉去看其他專科,如耳鼻喉科,骨科,皮膚科和其他科別。 但通常轉專科醫生都要等至少2-3個月才會有通知去哪裡看專科醫生,速度偏慢。身體非常不舒服就建議直接去急診。 但如果你像我一樣是新移民,沒有家庭醫生,則可以去walk-in Clinic 看醫生。 […]
外國人
外國人喜愛顯示身材的衣服👗,但我實在沒辦法駕馭⋯⋯😂 個性低調的我,平常不會穿大紅色衣服,也不穿緊身的洋裝。 一來是我沒火辣身材可以穿😆二來是緊身洋裝真的讓人實在沒有餘地,就是那種穿了讓人不敢吃飯的feel。 照片是在肚子很餓時去試的洋裝。大河超喜歡,但我考慮很久後還是決定放棄。 因為紅色實在太顯眼!(别人注目我會不自在)然後如果我穿了這件,肯定只能一直餓肚子,因為吃東西的話肚子的五花肉一定馬上跑出來😂。 太太我沒辦法一直餓肚子,一定會發火,所以這件洋裝也只好跳過了⋯⋯
前陣子和大河的俄羅斯朋友在溫哥華Metrotown 附近吃飯,吃完後朋友推薦去他們喜歡的甜點店吃甜點🍰 我聽了後心裡有那麼一點兒擔心🙄(我真的很愛想太多⋯⋯)因為大部份的外國人都愛吃超甜的甜點,就是當咬下第一口,就覺得吃了會蛀牙的那樣甜⋯⋯🍩🍩🍩 不過大河是個例外,這幾年下年,他早已被我訓練成喜歡吃偏台式的甜度較低的甜點!然後他自己去點珍珠奶茶會點少冰和去糖(😂這點太太我有很驕傲!拍胸脯!) 🍰跳回主題!跟著朋友走到了甜點店。甜點店的外觀感覺一般,想說不知裡面如何。 結果甜點店的門一打開😍 我馬上了解朋友為什麼喜歡這間店! 🧁🍰🍮甜點們都超吸睛的啊!!顏色和造型都超可愛~這完全不是加拿大的style!加拿大人沒在走可愛風~整個我有瞬間跳到亞洲甜點店的感覺。 然後我們明明午餐吃很飽,還是立刻點了一人一個甜點來吃。😍(我們是一群被甜點造型給迷惑的大人和小孩們) 甜點們吃起來的甜度適中,囗感也很好,再加上超可愛的造型朋友的小孩吃的更是開心,我也是,哈哈😆他們的飲料表現也可以。非常適合和朋友喝咖啡吃甜點聊聊天的店呢~ 如果有住在溫哥華的朋友可以試看看哦 店名: Mr. Mustache Tea & Dessert 地址 🍰 6125 Sussex Ave, Ste 110Burnaby, BC V5H 4G1
難得的食記~吃飲茶去 🥢 ☔️前陣子的溫哥華雨下不停,連溫度也直接溜滑梯,變好冷。我這個怕冷的人只能穿上冬天的毛衣才出門。 🍲可能因為天氣突然變冷,朋友突然跟我說想找我去吃飲茶,因為她很想吃粥啊~我當然好啊,好久沒吃飲茶了。 一到餐廳樓下,繞了半天都找不到入口,還得問附近的店員才知道。 原來這餐廳只能搭電梯上去啊,有夠祕密。結果一進餐廳,發現平日中午也一堆人啊,生意真是好。 😆朋友說她老公加拿大人,不懂粥有什麼好吃,嫌太貴,反正是飯配湯煮很很久這樣。 好吧~外國人真的不懂深奧的粥。 粥有多好吃啊,皮蛋瘦肉粥好好吃呢~😋🍲以前讀書時,冬天最喜歡買皮蛋瘦肉粥當早餐,吃了就身體暖和,多好啊! 🍜我在天氣冷時很想去吃拉麵,大河就會說,那不就是湯麵配很重口味的湯。想吃湯麵回家煮就好。 我解釋很久,拉麵是因為湯頭好吃,還有麵的口感也很重要。 反正我講到口渴,他也不瞭。我直接放棄。外國人真的不容易瞭解亞洲美食好吃的點。可惜~ 🍲跳回正題。朋友很想吃粥,我們就點了一個魚片粥。 然後當然點了必吃的水晶蝦餃,鮮蝦腸粉,還有朋友喜歡的蘿蔔糕。 再加了我喜歡的荷葉糯米雞。 😄我們兩人吃的很心滿意足,但那魚片粥真的太大,吃不完。所以朋友打包回家當晚餐吃。 心得是,這間餐廳的餐點味道還不錯,果然和網路上的評價一樣👍 可惜的是,我們才兩位,點不了多少菜,不然還真想多吃點啊!! 附上菜單,讓各位參考,他們的餐點真的好多。 📍餐廳: Kirin Restaurant 麒麟 (Broadway City Hall – Skytrain Station 附近) 地址 :City Square, 555 W 12th Ave #201, Vancouver, BC V5Z 3X7
在台灣的各位正享受著五一勞動節的連假吧。但在加拿大的我們,五一沒有勞動節啊 🤓 昨晚睡前,我跟大河說你明天放假也,是long weekend 有沒有開心? 他: 我沒有放假,要工作啊!我: 明天不是五月一號,勞動節 Labour Day 嗎 ?他: 加拿大勞動節不是五月一號啊我: 什麼,那勞動節是什麼時候啊?他: 我也不知道啊🤷♂️ 金害!我們這兩位外國人在加拿大住好幾年,連加拿大的勞動節是哪天都記不得。(俄羅斯和台灣都是五月一日勞動節) 但也不能怪我們,加拿大的節日就是和別人不一樣。搞的我住好幾年,一直記不起來到底這些節日是哪個時候。 我查了一下,加拿大的勞動節是九月的第一個星期一。所以今年勞動節是 九月七日。 台灣的父親節是八月八日。但加拿大的父親節是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加拿大有好幾個省,每個省又有各自的節日,都在不同的日子。例如:某個我住在BC省,所以國定假日又有BC Day. BC的省會在Victoria,所以國定假日又有個Victoria Day. 在加拿大別的省份,例如: 安大略省放的假就又和我們BC省不太一樣。 還有,我一直以為加拿大和美國是兄弟,照理說傳統節日應該一模一樣。但偏偏就沒有完全一樣,像加拿大和美國的感恩節就不同天。 還有那日光節約時間,都是挑在某個月份的第幾個星期日。 諸如此類的說不完,總而言之,加拿大的節日就很愛挑在某個月的某個星期幾之類的。為什麼就不能固定在某一天,這樣就比較好記啊。 所以我這個外國人永遠記不得哪個月的第幾個星期幾是假日,我只能仰賴我的iPhone上註明的假日,才會知道哪時候是假日。 但是這也不是壞事,反而是好事呢。 就因為我和大河也不太會記加拿大的節日,所以常常會有那種大河突然跟我說他哪天有放假也。就變成我們意外的驚喜,就突然賺到的節日這樣。 這種偶爾突如其來的驚喜假日其實也不錯啊😂 照片是在溫哥華家附近的海棠花🌸
明天又要上俄文家教課,我晚上不得不看書📚📝, 俄文真不是普通的難 😳(我自己覺得年紀也有差) 我如果可以年輕個10歲,背單字應該容易點⋯⋯ 自從開始學很難的俄文後,我真覺得外國人如果可以把俄文學好那一定是天才!! 我現在是處在那種看書看文法時是好像都可以,但一上俄文課,老師全部用俄文問,我腦袋會𣊬間掏空,然後俄文答不出來。 最後變成俄文加一點俄文!就真的是腦袋打結,嘴巴也打結了⋯⋯ 沒事真的不要和俄羅斯人交往,不然就會和我一樣,必須不斷挑戰自己的腦袋這樣。
🤔看到這個新聞時,我真的很好奇到底是不是俄羅斯人??我還特地去找到了新聞記者採訪他的影片。 認真看完影片,我很肯定他不是來自英語系的國家,因為他英文不怎麼樣。 但他也沒俄羅斯人的口音,所以他說他是俄羅斯人這點也很可疑。不過感覺就像歐洲人的口音就是了。。。 很多人留言說早在好幾個月前就看過這個人在台灣的不同夜市用一樣的手法討錢。 所以他說沒有班機回俄羅斯,不得留在台灣是謊話!(不要上當!!) 附近攤販說看到他每次討到錢後就和朋友去喝酒。所以口袋沒錢可能是真的,只不過錢都用來喝酒吧~ 然後影片中警察問他需不需要幫忙,他馬上溜走,根本就是害怕被發現他沒困難,只是想討錢而已。 溫哥華也很多這種年輕人,好手好腳的坐在路邊討錢。有的時候是一對情侶一起坐路邊。有時候他們還帶著狗(聽說這樣冬天比較不會冷,而且帶狗的流浪漢可以拿到更多的補助) 他們有的確實是因為有精神上的疾病或是毒癮問題,而找不到工作,不得不淪落街頭。 但據我知道也有不少人是嘻皮族,嚮往自由,到處流浪。所以他們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討到錢就填飽肚子,然後又流浪到下一個城市去。 這和在台灣因為家庭因素,或因為身體有狀況而無法工作,那種不得不在街邊乞討的狀況很不一樣。 所以我覺得那個在台灣夜市討錢的外國人,只是想利用台灣人的好心來討錢而已,這種行為很糟糕👎 他如果真的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去找警察杯杯啊,幫他連絡他們國家的辦事處什麼的一定沒問題。 但他看到警察杯杯就趕緊離開,一定是心虛啊,怕被拆穿他的詭計,各位台灣朋友們,不要輕易上當啊~ 據說是在高雄的某夜市。
贊成護照國名直接改TAIWAN 🇹🇼 🙄這個國名問題,其實已經困擾我很久了。 當年第一次來加拿大時,我傻傻的在國籍上填Republic of China, 移民官跟我說,這樣填他們很容易混淆,就直接填Taiwan 就好。 👫和大河交往時我們一起去美國。 他看到我的護照國名上寫Republic of China. 他嚇一跳説,為什麼我說我是台灣人, 但護照卻有China 那個字。 我就得說一下台灣的歷史背景和故事,好累⋯⋯ 🌸然後我回台灣時搭的小花航空是China Airline. 大河又問我了,我不是要回台灣嗎? 搭這飛機是會到得了台灣嗎? 我又得解釋一次,因為ooo,所以xxx。 所以其實小花航空是台灣的航空公司。 就🌸航空公司名字也真的令人困擾⋯⋯ 就是因為這些英文字,外國人看到後哪裡會分得清台灣還是大陸啊? 所以我真心希望台灣的護照英文國名就快點直接改TAIWAN 吧!我擧雙手雙腳贊成👍 這樣大家出國時可以大方的填上國名Taiwan, 也不會發生國外文件(如簽證、居留權)上莫名奇妙被改國名的悶虧了。 照片:三立新聞
🤨今天一早起來刷新聞,都是這對很莫名的英國澳籍情侶 看完新聞以後,我的心情很不美麗。 大河問我怎麼一大早就這個臉,我跟他說了一下新聞內容。 他很淡然的說每個國家都有這種人,不要太在意。 我跟他說,我沒辦法不生氣啊~😤 我沒辦法忍受台灣明明就對外國人超好, 好意付出卻被嫌到一文不值,而且還上了BBC新聞! 我去過英國,也去過澳洲,這兩個國家的物價比台灣高很多。 以他們在台灣一天的餐費,也只勉強夠付英國或澳洲一餐的費用而已。 現在是非常時期,他們不管去哪個國家玩,基本上都會被要求要做居家隔離的,而他們卻沒有做任何心理準備,就在這種非常時期出國去玩。 🧐而且我想了想,這個故事有好多好多疑點。 ❓ 他們之後的計劃是去澳洲,但就這麼巧,兩個人都沒有信用卡就一起出國玩? ❓就算他們到澳洲時住親友家,不用花飯店錢,那打算在澳洲不吃不喝不花錢嗎 ?還是他們澳洲親友會慷慨的每天包三餐,所以他們都不用帶錢就可以出國玩呢? ❓或者兩人都突然得了失憶症,想不起來信用卡和現金放在哪呢? 我回台灣時沒免費民宿可住,也沒專人送餐,也沒人來收我的垃圾啊~我手機上網還要另外付錢也。 他們隔離期間住免費的,有網路,有熱水,有專人送餐,有人收垃圾。 房間那麼大就只要付一點點餐費,是到底委屈在哪啊? 他們有網路可以上網亂批評台灣, 怎麼沒有想些比較實際的做法, 像是去跟台灣的英國辦事處借錢, 讓他們可以馬上升級住五星飯店啊,這樣要每天吃炸魚排配暑條也是沒問題的啦~ 還好現在台灣已經暫時不收外國旅客了,不然多幾個這種人,還真的會讓台灣政府和台灣人民給氣死! 照片: ET Today
大約2-3星期前大河跟我說,公司叫他去隔壁的溫哥華島參加公司會議。 但他一口拒絕了,他跟公司說他不去!!是的,他說了🗣: 他 不 去 ‼️ 😱我聽了後嚇一跳!他也太大膽了吧,公司主管聽到後難道不會覺得⭕️⭕️❌❌嗎 ? 不過,加拿大很注重人權還有個人意願的,所以我猜這應該是沒關係吧。。。(我是這麼希望啦) 🤔我問他,你膽敢跟公司說不想去開會的原因是什麼 ?? 他說,肺炎病毒已開始擴散了,他才不想去搭人很多的渡輪⛴️ 到溫哥華島開會。 如果萬一,很不幸的在渡輪上被感染到病毒,那不就很倒楣!呸呸呸 ~ 他跟公司說,他不想去冒那個可能會生病的風險! 老實說,那時候加拿大的確診人數也不多,也不用那麼緊張。很有可能是聽我每天在講台灣又怎樣又如何的在做防疫。 👂聽到他的耳朵都要長繭了,所以他的腦袋也就已經自動升級為警戒模式了。 不過呢~加拿大人根本沒有在帶口罩的,也沒在緊張要如何做防疫。所以公司主管聽到他這個拒絕出差的理由後,很可能就會把他定位為難搞的工程師,哈哈😂! 不過其實他本人根本完全不在意,灑脫的很呢~(我沒辦法,我沒辦法這樣的大膽又直接🤷♀️) 想當初我在台灣工作時,我哪有那個膽子敢拒絕公司叫我出差或開會的要求啊。。。即使偶爾晚上得陪外國客戶吃飯應酬,我也是得去(當然沒有做黑的,不用擔心)我還有朋友得在週末陪外國客戶去來個台灣在地觀光哩 ~(純粹是做外國業務的工作,不用想太多😆 ) 這種要用下班後的私人時間來做工作的事,要是被外國人遇到,肯定是很大的 NO NO NO!!!一定馬上拒絕❌ 結果這星期大河公司就要求員工全部在家遠距上班,全部線上開會! 暫時可以不用擔心又被叫去出差開會的事會發生了,呼~ 有時候真的好羡慕外國人可以這麼做自己的勇氣!在寶島長大的我,覺得很可能是文化不同的原因,我實在沒辦法,也做不來這樣大膽拒絕公司要求的灑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