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移民到加拿大溫哥華,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天氣了。 台灣的夏天超熱,冬天很短暫,其他時間都是溫暖舒服的溫度。 但加拿大的四季非常的明顯,從大自然風景的變化上就可以很明顯的表現出來。 溫哥華的夏天只有短短的兩個月,非常短暫!夏天結束時總會覺得很可惜。因為溫哥華的夏天真的風光宜人,藍天白雲,人們也都很享受夏日風情。 但當夏天一結束,接來的就是讓我變身憂鬱少女的秋冬雨季🌧️ 而且這雨季是從九月底開始下雨☔️一路下到隔年的五月,直到春天結束啊。 光看我寫的就覺得煩心了吧。沒關係,來看看這幾天我出門時拍的溫哥華初秋風景。
移民加拿大
溫哥華 – 抽血檢查 經驗分享昨天在粉絲團分享溫哥華有一堆人在市中心抗議戴口罩😷就想到前陣子我去檢驗診所的事。 我在電話上給醫生看診後,醫生建議去做一下血液檢查。(放心,檢查結果完全沒事,我猜只是一時過敏)在台灣看醫生,醫生如果說要抽血做檢查,在大醫院就直接去抽血站抽血。就固定在同一間醫院做檢查就好,非常方便。 但在溫哥華的分類分很細,也很神祕。在Walk in Clinic 診所給醫生看完後,如果需要做任何檢查,例如: X光檢查。請回家等電話和Email通知。 大概2-3個月後就突然會有人通知你做X光檢查的地點在哪。 抽血檢查比較簡單,不用等,可以直接去政府核准的檢驗所做抽血,但要有醫生給的檢驗單(醫生Email給我,在家印好),這樣檢驗所才會知道你抽血是要做什麼檢查。 驗血報告會寄給你的醫生,然後會有人專門打電話通知驗血報告。我去做抽血檢驗的機構名字是 Life Lab (溫哥華非常多)挑自己交通方便的檢驗所去就好。 我挑了離家最近的檢驗所去。這家檢驗所有大玻璃窗,一到就可以看到有幾個櫃台。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有戴防護罩和口罩。(我之前有去過在辦公大樓裡的檢驗所,就像去別人的公司一樣,很妙) 抵達檢驗所的時候,櫃台都有人在忙碌中,所以我們和其他人就在門口外等。門口外的地上還有標示安全距離的間隔。我就依照標示的記號和大家排排站。 輪到我時再進去給櫃台人員檢驗單,然後抽血。工作人員和去檢查的民眾大部份都有乖乖戴口罩。 但排在我後面的一個媽媽帶著個嬰兒,她的行為卻是相反的! 這位媽媽推著嬰兒車,走到我後面排隊。本來沒戴口罩的她,排隊時馬上戴起口罩來(很正常)我們那時是排在檢驗所大門口外的戶外狀況。 等輪到她進檢驗診所時,她開了門進檢驗所。進門後,她卻馬上把口罩拿下來,口罩收進包裡,然後和櫃台人員講起話來~ 雖然說她可能很健康,但在戶外戴口罩,進醫療機構反而把口罩拿下來,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我看了很傻眼。她不知道在想什麼??? 如果是在台灣,醫療機構的人可能會馬上叫她戴口罩,或是身邊的好心人士也會叫她快點戴口罩。 但在加拿大,我不曉得這位媽媽怎麼想,也不敢雞婆的去叫陌生人戴口罩。只能說,我們自己顧好自己的身體就好,別人的自由就給他們去自由吧~
➡️訂閱我的頻道看加拿大生活 👉Jess 在加 http://bit.ly/31WpmDs 在台灣錢放銀行,理所當然,一定有利息收入。 在加拿大錢放銀行, 可不一定有利息。而且每個月還可能有管理費。 如果每個月領錢超過一定次數還要再收費。 這些和台灣的習慣完全不一樣。我剛來加拿大時覺得很驚訝。 會覺得錢放銀行,沒有給我什麼利息就算了,結果還要跟我收保管費。 整個和台灣差很大!! 🎦直接看youtube影片 https://youtu.be/KEIPatAyJfY 🏦先來介紹加拿大五大銀行: Royal Bank 皇家銀行 TD Bank 多倫多道明銀行 Scotiabank 豐業銀行 BMO Bank of Montreal 蒙特婁銀行 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 (CIBC)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 加拿大的大銀行規則都差不多,就用我自己有在用TD的銀行來舉例。 說明一下有關銀行帳戶管理費。 🏦以TD 銀行 舉例 *帳戶管理費: 帳戶最少要有CAD$2000 (低於CAD$2000, 每月需繳交帳管費CAD$3.95) *每個月的前12次交易免收交易手續費 (包括藉由TD分行或電話理財完成的交易) 額外交易則每次收費CAD$1.25 如果常常出門、買東西,以我的經驗,2星期很快就刷到12次了。 一個月只能刷12次卡,實在太為難了。 超過12 次就要帳管費也很煩啊~ 後來我就一直在找有沒有不限刷卡次數,和不收帳戶管理費, […]
在台灣長大的我,在30好幾了才結婚移民加拿大,在溫哥華住的這些年其實都很適應了。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看加拿大生活 👉Jess 在加 http://bit.ly/31WpmDs 😊這個文章和影片是要來分享一下在溫哥華生活的這幾年,覺得有哪些地方和台灣不一樣,需要適應的地方。 1️⃣ 金額數字算到小數點第2位:在台灣連1塊硬幣也很好用。但加拿大的錢是算到小數點第2位,算到1分。結帳時一堆硬幣等你算,很麻煩。所以住久了就會像外國人一樣,拿出卡來刷最省事! 2️⃣ 消費稅金和小費制: 溫哥華所在的BC省稅 Provincial sales tax 7%,GST goods and service tax 5% 貨物及服務稅。兩個稅加起來就是12%。 所以買東西結帳時要外加12%的稅金。但生鮮蔬果、奶蛋肉魚類為例外。在加拿大其他省份的稅率則不一樣。 💰台灣在餐廳吃飯不用給小費,但在北美餐廳結帳時一定要加上小費! 3️⃣ 大眾交通工具的費用: 公車、捷運起跳價是3塊加幣=台幣75塊,和台北公車、捷運費用比起來算貴。但溫哥華可以於90分鐘內於同一個區內免費轉搭其他大眾運輸(如公車轉捷運Skytrain) 4️⃣ 木造住宅:木造房子噪音的問題很明顯,如果是住木造公寓真的擋不住鄰居的噪音。但木造的房子,建造快速,裝修工程容易,造型也很漂亮。 5️⃣公廁門縫很大:雖然大家常說外國人注重隱私,但溫哥華公園公廁的門縫大到手指頭可以伸出去。然後門板也不長,可以看到上廁所的人的腳。好處是,通風好,不用敲門就可以知道有沒有人在廁所裡。 6️⃣ 日光節約時間 ☀️Daylight Saving : 一年調兩次時間,春天、秋天各調一次。 春天: 3月第2個星期日凌晨2點,調快一小時 秋天: 11月的第1個星期日凌晨2點。 7️⃣ 四季分明: 春夏秋冬的氣候變化非常明顯,風景會依季節而有所不同。 春天就是滿滿的🌸櫻花,夏天就藍天白雲,天天好天氣。 秋天就是滿滿的紅色、橘色、黃色楓葉🍁美的很~冬天就是下不完的雨,偶爾來個浪漫的白雪點綴一下冬天。 8️⃣健保制度:剛搬來的前幾年我付的加拿大健保原來是一個月付$75加幣,今年已調到0元,變成免費的健保。 加拿大是家醫制度,所以需要經過家醫診斷才能轉去看其他專科,如耳鼻喉科,骨科,皮膚科和其他科別。 但通常轉專科醫生都要等至少2-3個月才會有通知去哪裡看專科醫生,速度偏慢。身體非常不舒服就建議直接去急診。 但如果你像我一樣是新移民,沒有家庭醫生,則可以去walk-in Clinic 看醫生。 […]
我在加拿大遊學1年,讀書3年,打工度假1年。 現在結婚後住在加拿大, 工作和生活都是24小時英文,就算想說中文也沒人跟我說。 所以在學英文這方面,我可以說我自己是很有經驗,哈哈。 在這影片,我來分享5種超簡單練習英文的方法。 而且每天都可以輕鬆的做到哦~ 希望對想要學習英文的你會有幫助 。 遇到外國人,英文卻說不出口? 其他相關主題: Follow Me 👩🏻 🛎訂閱我的頻道看加拿大生活 👉Jess 在加 http://bit.ly/31WpmDs FB:我是俄媳Jess https://www.facebook.com/2cjess/ 📍最新文章:
在加拿大住了幾年,最期待的這一刻終於到了! 那就是 ” 加拿大的入籍宣誓典禮 “一生就一次的宣誓典禮!真的好興奮,前一天晚上我可是睡不太著呢~ 這邊直接看【Jess在加】影片連結 🎥加拿大入境宣誓典禮-經驗分享 〔Canadian Citizenship Ceremony〕 https://youtu.be/baEEEcct_Y8 上次面試(7月3日)時移民局面試官說大約2-3個月後會收到宣誓典禮的通知。那時候還在想,最快應該9月多才會收到通知吧。 沒想到,才兩星期就收到電子郵件通知宣誓典禮在8月中,真是光速!!好想要大大感謝那位人美又親切的移民官。(大心!) 宣誓典禮的地點基本上就是之前去公民考試和面試的地點。 ⚠️宣誓典禮通知單上會列出了一些注意事項⚠️ 如:要帶通知單本身(有好幾頁要簽名),護照,雙證件(如BC ID, BC 健保卡,BC駕照),登陸證明(也就是PR報到時的那張紙) 可以帶家人和朋友,建議最多兩位。其實他們不會去計算帶了多少親友出席。但真的不用帶太多,因為空間不大,會沒位子坐。典禮當天有觀察一下,有人很瀟灑一個人去。也有人是全家大小,一家5口全到,拍照拍不停。 大部份的人都穿的體面,不少男士可是西裝打領帶!女生們當然是也打扮的漂漂亮亮,畢竟那天會有很多人拍照啊,就算會是別人照片中的路人,也是想要美美的啊。 跳回主題,通知單上的典禮時間為中午1點半。我大概是1點20分到的,想說應該差不多,不需要太早到。結果,電梯門一出來,好多人啊~~~~ 看得出來有一大堆親友團,好多人開心的一直拍照。等待區的位子整個坐滿滿,完全沒位子坐啊。我也只好穿著高跟鞋站著等。 等了差不多15分,工作人員引導參加宣誓的人到另個房間(也就是之前考試的那一間)。然後就依照通知單上的座位號碼入席。所以如果是要參加宣誓典禮的新加拿大公民們,肯定會有位子坐的,不用擔心。 椅子上放了一些紙卡,是有關成為公民後必需知道的選舉相關訊息(成為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就是參加選舉)印有宣誓句子的卡片,英國女皇的訊息卡,成為公民的禮物,還有可愛的加拿大小國旗。 親友團們則是坐在親友區裡,就好像在準備看表演,好有趣~但因為那天的親友團太多人了,所以也有不少人是站著的。想起我之前去參加大河的宣誓典禮也是站著,因為親友團真的好多人啊。 我旁邊坐了一位媽媽抱著個可愛的小女孩。小女孩手上還準備了一個大的加拿大國旗,好可愛! 全部都就定位後,會有一位法官出現,站在側邊的台子,並說明當天的宣誓典禮的流程。之後就會播放一段影片,就是恭喜大家變成加拿大人,還有一些加拿大不同文化的美美風景影片。影片中還有總理賈斯汀說話的畫面呢~ 再來就是大法官登場了。大法官也就是要帶著大家宣誓的重要人物!!大法官就慣例的恭喜大家,然後帶著新公民們做宣誓。宣誓句子是英文講一次,法文也講一次。 法文呢,我基本上只會說 蹦啾~和 “是” ~哈哈所以那天的法文,我就真的是現學現賣,也不知道自己在胡亂說些什麼假法文。還好人很多,有不少人會法文,所以你不會法文也沒人會注意的。 再來就是唱加拿大國歌時間!我自以為加拿大國歌聽過很多次,應該都記得,結果唱的當下還真的好幾句想不起來。 早知道前一晚應該先在家練習一下加拿大國歌的。還好,大家都會唱,唱完後大家都開心的鼓掌!?然後有位阿公超興奮的大喊,好啊!!!太好笑了~? 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時刻,依照座位號碼,一位接著一位,走到前面去,從大法官的手中領取加拿大的公民證書! 這真的是最珍貴的時刻啊,因為這幾年來等的就是這張公民紙入手啊!加拿大公民證書好大一張,印的好精美,而且是放在透明文件袋裡!拿到這個公民證書也就是正式的入籍加拿大了!!! 公民到手就不用再每幾年再填一堆文件,更新楓葉卡,整個輕鬆多了~ 等全部的公民證書發完後,大家都可以輪流和大法官拍合照哦。 雖然我心裡也很想和大法官拍照,但大家都想啊,就變成一堆人排隊,像等著跟明星拍照一樣,哈哈。所以乾脆我們自己拍一拍照片做紀念比較快。 從宣誓典禮開始到發完全部的公民證書,大約一小時左右,不會太久。真心建議,如果有機會參加,一定要多拍一些照片做紀念哦。 📍因為COVID病毒的關係,加拿大公民宣誓典禮已於2020年全部改成網路視訊的方式進行。 最新版的網路視訊”加拿大公民宣誓典禮” virtual Canadian Citizenship Ceremony 的相關資訊請看以下連結。
加拿大公民申請–時間表・面試・考試 經驗分享 -影片的目錄 加拿大公民申請,文件、面試考試、宣誓的時間軸 0:33 加拿大公民申請,文件、面試&考試、宣誓的時間軸 2018年11月25日寄出申請加拿公民文件 2019年 2 月 1 日 移民局email通知已收到申請文件 2019年 6 月13日 收到通知公民考試日期 (email通知) 2019年 7 月 3 日 公民考試 & 面試 2019 年 8 月中 […]
我用7天的時間準備這超重要的加拿大公民考了。考完試面試官說我20題全對,考滿分! 因為就只有7天,我真的是用生命在看書! (考題一共有20題,有選擇題和是非題,答對15題即是合格。) 我已經很多年沒有看書和考試了,超難得在用英文考試還得滿分。 📍有關公民考和面試那天的過程在這 基本上這公民考是不會很難,有認真看到的一定會過的。大河說他有個朋友在考試前一天翻翻書,稍微看一下就考過了。我自認我是沒那麼聰明啦,還是腳踏實地的看書比較實在。好的,現在我就來分享我自己的公民考準備的讀書方法。 1.最重要的,也就是最基本的。“Discover Canada” 把那本一定要看的 “Discover Canada”讀個幾遍。我自己是先大概讀一遍,然後再重頭開始仔細一頁一頁的讀。 英文版的Discover Canada 的連結: https://www.canada.ca/en/immigration-refugees-citizenship/corporate/publications-manuals/discover-canada/read-online.html 據說前幾年還會寄這本書給準備考公民的人,但是基於環保還有成本考量,所以現在已經不再寄書了。我就只有收到一封電子郵件通知考試日期和地點,郵件內附上書的連結網站,直接網路上看。 我自己是習慣看紙本的書,也喜歡在書上畫重點,可以加重印象。如果你和我一樣的話喜歡看紙本的書,就找親朋好友借,或是上網申請紙本的。 📍申請紙本的Discover Canada 書本📚的連結在這。 有個 ” Order Publication”那個鍵按下去,就會連結🔗到訂書的頁面 https://www.canada.ca/en/immigration-refugees-citizenship/corporate/publications-manuals.html#ordering 但請注意,聽說2019年的內容會新增一些內容,所以如果你是看紙本書,電子版的Discover Canada 也要看一下,以便做比較哪裡有新增內容。 然後如果你的英文不太好,覺得要全部看英文太辛苦,不用擔心,我也找到可以看中文版的Discover Canada。而且還是繁體中文版的喲~ Discover Canada 繁體中文版 (參考版)https://overseastudent.ca/migratetocanada/IMMGuide/DiscoverCanada.pdf 我自己是英文看一遍,中文也來看一遍,如果有不知道的英文名詞翻譯,搭配繁體中文版的電子書,就可以全部看懂。所以不用太擔心英文不好的問題。其實不會太難的。 2. 等書都看懂以後,我會在筆記本上寫上自己覺得重要的 “ 重 點 筆 記 “。 寫這些筆記很花時間,不過對我來說,後來在考試前復習時就直接看這些重點筆記就好。這樣覆習時就會很快,不用一直在那邊翻書。 例如我對什麼年代 (一堆數字,我最討厭)在哪個地點,什麼人 (一堆很長的英文又法文的名字),他們做了什麼重要的事。這種的,我真的最沒辦法。看過後也忘了是誰在哪裡。 所以我就整理了一張年代表,用年代的順序來做表,把各大事件,重要人物,依年代的順序一一的排列下來。這樣一來,哪件事件先發生,哪件事後發生,就可以看的很清楚。很多事件都是有關聯性的,所以用年代來聯想事件的前後,也很有幫助。 3.在考試的前3天,我就上各大網站的“題 庫 做 […]
太太我今天考完公民考試,而且考了??分(大開心???) 現在終於有空來説説我這陣子在忙什麼。? 兩個星期前, 大河突然說他的阿姨和姨丈從莫斯科飛到舊金山看快生小孩的女兒(也就是大河的表妹) 本來沒打算和他們見面,但大河媽説難得不用回莫斯科就可以見到她妹妹,一定要去見一下!! 所以本來在上班的我,匆忙的找了同事代班,上完班隔天收東西,一天後出發。 然後非常莫名的,溫哥華去舊金山的機票居然比去洛杉磯貴⋯⋯ (不合理啊,比較近還比較貴!) 大河決定乾脆從溫哥華開車開到舊金山。 所以就這樣突然來了個一星期的跨國公路旅行。 (真的非常突然,因為出發前2天我還在上班,什麼都沒凖備) 然後旅行的尾聲,我這弱雞身體禁不起溫差變化大而感冒了。 重感冒好幾天,頭昏腦脹⋯⋯ 身體一好,又趕緊看書一星期,迎接超重要的加拿大公民考試。 還好今天考試和面試都一切順利, 面試官說我考得非常好,考題全對,考了滿?️100分啊! 整個大開心!!想放鞭炮慶祝,哈哈??? 在加拿大的這幾年,最重要的就是這公民考試, 現在考過了,我終於可以安心過日子了!開心! 下次再來分享考試和面試的經驗吧~
在加拿大繳了3年多的健保費,今天不得不來去診所來個初體驗。 自從星期天去了森林和湖邊回來後, 脖子和腿部的部分區塊開始莫名癢,而且是有小紅斑塊, 很明顯的又是蕁麻疹來找我了,哭哭??。 昨晚睡到半夜,突然疹子上身,整個癢的睡不著, 只好暗夜摸黑爬起來找台灣帶來的皮膚過敏藥膏, 擦了果然馬上止癢才好繼續睡。 今天傍晚又開始癢鬼上身,癢、癢、癢, 受不了一直看我在癢的大河直接帶我去walk-in clinic. (像台灣的一般綜合科看診診所,感覺像家庭醫生,什麼都看) (加拿大不能直接去看專科,如皮膚科,耳鼻喉科、肝膽腸胃科。有病要找家庭醫生,或這種診所,然後醫生會再花時間去安排適合看什麼科,轉專科醫生) 櫃台叫到我名字時,我就跟著櫃台小姐去一個小房間,然後我在房間裡等醫生來。 在台灣是醫生在固定一個診間,病人輪流進去。 在加拿大這種診所是裡面有一堆的小房間,然後病人在小房間裡等。 只等了5分鐘醫生就來了,而且運氣很好是個年輕的女醫生,也很親切。 (上次陪大河在小房間等醫生,整整等了快20分鐘,超誇張) 給女醫生看了我身上的斑點,還有説明我晚上癢的要命的狀況。 她説很明顯的我的疹子就是蕁麻疹,就開了藥膏和口服的過敏藥的處方箋給我。 我還很阿呆的問醫生這真的只是過敏的疹子嗎?? 醫生說不用擔心,她保證只是過敏? 但引起過敏的原因很難説,因為什麼東西都有可能引發過敏。 我又跟醫生說自從3年前在溫哥華機場工作穿了制服後就突然引起過敏, 在那之後我就三不五時會有皮膚過敏發作。 女醫生說那如果覺得有需要的話要不要做過敏源檢驗? 我馬上很大聲的說好!??哈哈 其實我一直想做過敏源測試,因為三不五時會眼睛或皮膚過敏,有夠煩。 但每次回台灣的時間都好短,實在沒時間。 現在既然醫生說可以做過敏源檢驗,我當然很樂意的說好! 看完醫生後就走去藥局交處方箋。(若有加拿大健保,看醫生不用另外付費) 而藥則是完全不包含在健保內,全額自付(台灣的健保好好,要珍惜啊~) 拿了一小罐類固醇藥膏和一盒過敏藥, 藥的費用一共是27加幣,台幣差不多是632。 還好過敏藥不貴啊~希望這些藥可以讓我晚上一覺到天亮啊~ 看完醫生的感想是,還好醫生講的話我全部都有聽懂啊。 看醫生之前本來還擔心如果醫生説一堆醫學專有名詞, 我會不會鴨子聽雷傻在那,然後有聽沒有懂, 還好,我全都有聽懂,呼~鬆一口氣。 接下來就是等電話通知檢查過敏源的時間了。 🔹相關文章: 加拿大抽血經驗分享 https://jess1.com/wp-admin/post.php?post=2190&action=edit 台灣移民加拿大需要適應的事